滤池过滤作用机理滤池的过滤作用机理主要包括:(1)机械隔滤作用。滤料层由大小不同的滤料颗粒组成,滤料颗粒之间的孔隙像一面筛子,当废水流经滤料层时,比孔隙大的悬浮颗粒会被截留在孔隙中,与水分离。在整个过滤过程中,滤料颗粒间的孔隙会越来越小,因此,滤料对细小的悬浮物质也有隔滤作用。(2)吸附、接触凝聚作用。滤料的表面积非常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废水通过滤料层的过程中要经过弯弯曲曲的水流孔道,悬浮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很多,在接触时.由于相互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易发生吸附和接触凝聚,尤其在过滤前投加絮凝剂时,接触凝聚作用更为突出。生物滤池中的活性炭或其他化学性滤材可以吸附或处理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南京全浸没式滤池制造商
过滤过程:当废水进入滤料层时,较大的悬浮物颗粒被截留下来,而较微细的悬浮颗粒则通过与滤料颗粒或已附着的悬浮颗粒接触,出现吸附和接触凝聚而被截留下来。一些附着不牢的被截留物质在水流作用下随水流到下一层滤料中去;或者由于滤料颗粒表面吸附量过大,孔隙变得更小,于是水流流速增大,在水流的冲刷下,被截留物也能被带到下一层。因此,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滤层深处被截留的物质也多起来。甚至随水带出滤层,使出水水质变坏。由于滤层经反冲洗水水力分选后上层滤料颗粒小,接触凝聚和吸附效率也高,加上部分机械截留作用.使得大部分悬浮物质的截留是在滤料表面一个厚度不大的滤层内进行的,下层截留的悬浮物量较少,形成滤层中所截留悬浮物的不均匀分布。南京全浸没式滤池制造商滤池按滤料组成分为:单层滤料、双层滤料、多层滤料及混合滤料滤池。
滤池的结构和分类:分类:①按滤速大小:慢滤池、快滤池、高速滤池;②按水流过滤层的方向:上向流、下向流、双向流;③按滤料种类:砂滤池、煤滤池、煤-砂滤池;④按滤料层数:单层滤料、双层滤料、多层滤料;⑤按水流性质:压力滤池和重力滤池;⑥按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和排出方式: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结构:滤池外部由滤池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冲洗水管、冲洗水排出管等管道及其附件组成;滤池内部由冲洗水排出槽、进水渠、滤料层、垫料层(承托层)、排水系统组成。
快滤池的优点是面积小、滤速大,约为慢滤池滤速的50倍左右,清理水中浑浊度的效果可达80%~90%,除去细菌的效果可达80%~95%。集中式给水的水质净化,多用这种快滤池设备。滤池慢滤池集中式给水设施中的一种过滤净化设备。其过滤速度较慢,约为0。1m/h~0。3m/h。滤池厚度为70~80cm,粒径0。3mm~0。45mm,不均匀系数为1。75。过滤经过1月~2月,砂滤层上的生物膜逐渐积累变厚,有碍过滤效果,便需要刮砂、洗砂,或重新铺砂后再用。使用慢滤池净水时,滤前不必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滤池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移动罩式滤池及无阀滤池等。
过滤池是指原水或废水通过过滤介质以去除溶液中悬浮状不溶性物质的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常分为自上向下的流动的重力式过滤池和自下向虹流动的压力式过滤池两种类型,工作周期一般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过程。过滤他常用于经沉淀处理后的给水与废水处理中,也用于水的深度处理。中文名:过滤池;外文名Filter tank;应用范围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环境科学。过滤工艺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阶段。过滤阶段是废水由水管进入池内后,再流经滤料层和承托层,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截留于滤料表面和内层空隙中,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经过滤处理后的清液再由集水管收集后排出。反冲洗阶段是冲洗水通过配水系统进入池内,再流过承托层和滤料层,冲走沉积于滤料层中的污物,并夹带着污物进入反冲洗排水槽,排出池外。普通生物滤池又称为滴滤池(tricklingfilter),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砖石砌筑而成。南京全浸没式滤池制造商
快滤池的优点是面积小、滤速大,约为慢滤池滤速的50倍左右,清理水中浑浊度的效果可达80%~90%。南京全浸没式滤池制造商
快滤池,快滤池又分普通快滤池和双层滤池两种。适用于进水浊度小于20mg/L,短期内可以小于50 mg/L.用于大中小型水处理厂,一般单池面积不大于100 m2。普通快滤池的运行管理方便,但阀件多,渗漏多,需有专设冲洗设备。双层滤池的滤速高,工作周期长,可由普通快滤池改造而成。但滤料选择严格,冲洗操作较严格,且易沉泥。接触双层滤池适用于5000 m3/d以下的小水处理厂,进水浊度要求小于150mg/L. 其优点是可用一次净化原水,处理构筑物少,占地少,基建投资低:恒工作周期短,加药管理复杂,冲洗操作较严格。南京全浸没式滤池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