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培养皿基本参数
  • 品牌
  • 瑞楚生物
  • 型号
  • 齐全
  • 类别
  • 一次性
  • 材质
  • 玻璃
  • 加工定制
  • 应用范围
  • 实验
  • 生产厂家
  • 瑞楚生物
  • 厂家
  • 瑞楚生物
  • 容量
  • 12mL,8mL,4.5ml,3.5mL,2.5mL,2mL,1.5ml,1mL
  • 产地
  • 江苏
培养皿企业商机

血琼脂基础2号: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培养基血琼脂基础2号(Blood Agar Base No.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培养基,特别适用于分离和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致病菌。制备方法:称取40.0g培养基干粉,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至45-50℃时,无菌操作加入5%-8%无菌脱纤维羊血,轻轻摇匀后倾入无菌平皿。应用血琼脂基础2号主要用于:分离和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溶血试验,通过观察菌落周围的溶血现象,帮助鉴定细菌。临床检测,用于医院实验室中分离和识别病原微生物。注意事项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在2-25℃密封保存。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冷却至45-50℃后加入脱纤维羊血,以避免高温对血清成分的破坏。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污染。血琼脂基础2号因其营养丰富、制备方便和应用广,已成为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工具。牛胆盐和去氧胆酸钠作为选择性抑菌剂,可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同时促进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UBA平板

UBA平板,培养皿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含卵磷脂):微生物培养的多功能选择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含卵磷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培养基。它结合了大豆酪蛋白和卵磷脂的独特优势,为多种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组成与作用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胰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氯化钠、卵磷脂、吐温80和琼脂。其中,胰酪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渗透压平衡;卵磷脂和吐温80作为中和剂,能够中和样品中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如季铵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酯等。琼脂则作为凝固剂,使培养基形成稳定的固体状态。制备时,将上述成分加热搅拌溶解于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后倾入无菌平皿。应用领域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含卵磷脂)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环境监测:用于检测环境、器皿、设备和表面的无菌状态。医药工业:用于洁净室沉降菌和浮游菌的检测。食品检测: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化妆品行业:用于检测含防腐剂化妆品中的需氧嗜温性细菌。优势营养丰富: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促进微生物生长。中和作用:卵磷脂和吐温80能够中和多种防腐剂和消毒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TSA卵磷脂吐温800.25%青霉素酶预装培养皿胆盐乳糖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乳糖、牛胆盐、氯化钠、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

UBA平板,培养皿

血琼脂基础(GB/SN):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培养基血琼脂基础(GB/SN)是一种广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的培养基,特别适用于分离和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以及进行溶血试验。制备方法:称取33.0g培养基干粉,加入1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后,121℃高压灭菌15分钟。灭菌结束后摇匀,以防琼脂沉积于器皿底部而凝固。冷却至50-55℃时,无菌操作加入5-7%预温至35℃的无菌脱纤维羊血,轻轻摇匀后倾注平板。应用血琼脂基础主要用于:细菌分离与培养:适用于多种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尤其是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溶血试验:通过观察菌落周围的溶血现象,帮助鉴定细菌。临床检测:用于医院实验室中分离和识别病原微生物。注意事项粉末形式的培养基应储存在10到30°C之间的干燥、密封容器内。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在20-30°C的环境下储存。开封后,干燥的产品应妥善保存,瓶口紧密盖好,以防结块。血琼脂基础因其营养丰富、制备方便和应用广,已成为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工具。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食品和药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微生物培养基。这种培养基通过显色反应,使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平板上形成具有特征颜色的菌落,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原理与特征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利用特定的显色底物,当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其代谢产物会与显色底物发生反应,使菌落呈现蓝色,且菌落周围有一不透明环。这一特征使得单增李斯特氏菌能够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操作与应用使用时,需先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然后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在显色培养基平板上,于36±1℃培养24-48小时。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和形态,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单增李斯特氏菌。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够快速得到结果,更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优势与重要性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有效抑制其他非目标菌的生长,减少误判的可能性。在食品检测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在生肉、熟肉制品和水产品等样品中。这种培养基的使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SI培养基不仅用于临床样本中肠道致病菌的鉴定,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和微生物学研究。

UBA平板,培养皿

在微生物培养中,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改良CCD琼脂基础通过优化配方,显著提高了其pH值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培养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适宜的酸碱度,从而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改良后的培养基在成分上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添加缓冲剂和其他调节成分,能够有效抵抗外界因素对pH值的影响。例如,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改良CCD琼脂基础能够通过其缓冲体系,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从而确保微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这种pH值稳定性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微生物培养的成功率,还减少了因pH值波动导致的实验误差,为微生物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菌显色培养基含有特定的显色底物,当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其代谢产物会与显色底物发生反应。硝酸铁琼脂培养皿

TSB的配方经过优化,能够支持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同时保持良好的灵敏度。UBA平板

尿道传染上显色培养基:精细诊断尿路传染上的有力工具尿道传染上(UTI)是社区和医院环境中最常见的传染上之一,占初级保健中所有传染上的10%–20%以及医院中传染上的30%–40%。尿道传染上显色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和鉴定尿液中病原体的微生物培养基,其关键原理是利用显色底物,这些底物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分解,使细菌菌落呈现特定颜色,从而实现快速鉴定。显色培养基的优势与传统的CLED培养基相比,显色培养基具有明显优势。它能够支持所有常见泌尿系病原菌的生长,并提供其初步鉴定。显色培养基不仅提高了混合菌培养的检测能力,还减少了鉴定细菌所需的生化测试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此外,显色培养基在检测尿路传染上病原体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与效果研究表明,显色培养基如Uriselect 4和CPS ID 2在检测尿路传染上病原体方面优于CLED培养基。这些显色培养基能够快速识别常见的尿路传染上病原体,如大肠杆菌(呈粉红色菌落)、肠球菌(呈蓝绿色菌落)和变形杆菌(呈棕色菌落)。通过显色培养基,实验室能够更快地提供诊断结果,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物质使用。未来展望随着显色培养基的广泛应用,其在提高尿路传染上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UBA平板

培养皿产品展示
  • UBA平板,培养皿
  • UBA平板,培养皿
  • UBA平板,培养皿
与培养皿相关的**
与培养皿相关的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