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则具有鲜艳的色光、较高的着色强度、且色谱齐全,广泛应用丁塑料着色:用于塑料着色的有机颜料应具有如下特性:良好的分散性。由于有机颜料是以细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并使其着色,颜料粒子的分散性不仅影响制品的外观、鲜艳度、光泽、斑点、条痕、透明度,而且也影响着色制品的机械强度、耐老化、电阻率等使用性能,因此用于塑料着色的有机颜料应是易分散型颗粒,粒径细小且分布集中,能均匀地分散于着色树脂中。优异的耐迁移性能﹐鉴于有机颜料分子结构、极性、分手量以及在添加剂(如增塑剂等)中的溶解特性不同,着色树脂中的着色剂通常随添加剂扩散或迁移到邻近部位或渗透到树脂表面、即产牛着色剂分子的迁移现象,为此应选择极性较强、分子量较高的有机颜料.即具有抗迁移性能的品种。与着色树脂的相容性能,着色剂与被着色树脂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尤其是树脂中其它组分如添加剂、助剂、催化剂等在加热时不应与颜料发生反应,以防颜色的变化:④耐热及耐气候牢度性能。对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或抽丝过程,都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达到软化点以上,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树脂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成型,因此选用的着色剂必须在此温度下不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酞菁绿是酞菁蓝颜料,其中大部分的氢原子被氯取代。低粘度酞青PG7
酞青绿和深绿色颜色比较相近,因为都属于比较暗点的绿色。酞青绿为有机着色剂,用于浅色橡胶制品生产时,虽然采用相同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但产品常常出现不同的颜色。酞青绿耐光、耐候性好,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色差小,展色性和流动性好;酞青绿不仅可用于环保外墙涂料,还可安全用于玩具漆、化妆品、办公用品、工艺品等;目前我国酞青绿颜料的性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颜料粒子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分散性能差。这对于颜料的色光,色力及其它应用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如颜料粒径大于30μm制品表面产生斑点,条痕10~30μm制品表面无光泽;粒径小于5μm对一般制品可以满足使用。但对于纤维(单根纤维直径为20~30μm)和超薄膜(厚度小于10μm)则要求颜料粒径小于1μm。到目前为止这种超细颜料主要依赖进口。低粘度酞青PG7酞青有机颜料的透明度高,可用于制作透明颜料。
颜料绿36比起P.G.7具有很强的黄光,呈黄光绿色,分于中含有氯、溴混合取代物,可依据溴含量多少决定黄光的强度,如溴含量为25%~30%(质量)呈较弱黄光,而溴含量为50%~53%则具有明显黄光;与P.G.7一样亦只存在一种晶型;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光、耐气候牢度及耐溶剂性能。主要用于汽车漆,塑料着色等,惟溴原子引人使其着色强度进一步降低,如达到1/3标准深度,要求在印墨中含有26%的颜料、而对子P.G.7只需17%。有时,在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通过成本低的P.G.7与适当的黄色颜料拼合获得黄光绿色。该颜料合成方法与P.G.7相似,仍以当氯化铝与食盐为介质进行CuPc混合卤化,并按引入溴原予数目多少加入规定量的溴化钠,于190~200°C反应,并加入催化剂氯化硫(S2CI2),加入液体溴,通人氯气,于100°C反应2h即可制备氯溴代铜酞青产品。
印度酞青蓝颜料、印度酞青绿产品性能优越、品质稳定、安全环保,具有高耐晒牢度、高耐气候牢度等特点,耐酸、耐碱、耐溶剂等特性突出,可用于对环境适应性、安全环保性等要求较高的着色领域。酞青绿和酞青蓝颜料基于以上终端用于印刷、包装、建筑、装饰、机械、家具、儿童玩具及其他塑料制品的着色。此外,根据颜料由通用型向**型发展的趋势,将围绕光电行业、喷墨、汽车涂料、化纤纺织等应用领域,开发功能性的**型酞菁颜料,以满足多领域的专业化应用需求。酞青类颜料 由于其优异的耐热、耐光、耐气候牢度、高的着色力以及耐迁移性能,适用于各类树脂、槊料着色。
有机颜料的热稳定性能是指颜料本身(粉状)以及着色后物体颜色在受热情况下色光变化的特性,依据用途不同,颜料应具有不同的需热性能﹑例如不同塑料,要在不同温度下加工成型,聚碳酸酯为290~300℃,ABC、聚丙烯为270℃.聚苯乙烯为250℃,聚乙烯为200℃,聚氯乙烯为180~200℃,酚醛树脂为150~160℃,橡胶为140~170℃等,上述材料着色用的颜料则应经受住相应的处理温度。影响颜料需热性能的主要因索是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分子极性、分子量、化学键稳定性等。通常分子中含有较多的卤素原子、特定的取代基团时、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可以明显提高其热稳定性能;同时着色介质的性能、酸性、碱性或受热时发生某些化学反应等.也将影响颜料的热稳定性。印度进口的酞青颜料,主要有酞青绿G7、酞青绿36和酞青蓝B、BS、BGS(15:0/15:1/15:2/15:3/15:4);低粘度酞青PG7
酞青颜料具优异的耐性、高色牢度、安全环保等特点,且价低,是当前蓝、绿色谱中不可替代的有机颜料。低粘度酞青PG7
酞青绿的颜料化方法可有多种,诸如有机溶剂处理、酸溶处理及研磨处理工艺溶剂处理方法是将氯化反应产物稀释、过滤、水洗,加入芳烃溶剂,如氯苯、二氯苯或硝基苯搅拌加热,使颜料粒子表面吸附溶剂,发生再结晶作用,并可控制晶体的成长,成为稳定的晶型粒子、在溶剂处理工艺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提高其着色力,改进其流动性。酸溶处理工艺,足将粗产物溶丁浓硫酸中,生成氯化铜酞青的硫酸盐,然后加入水中(其中可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析出产物。此工艺简单,收率高,但颜料粒子较硬.色光趋向于蓝光,且生成入量废酸。研磨处理工艺是将粗产物的颜料浆状物在研磨助剂、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的存在下,进行研磨或用重型捏合机进行捏合处理,加水稀释获得色光鲜艳的酞青绿产品。低粘度酞青P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