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科学教育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主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开设科学教育专栏,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宣传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将科学教育纳入“双减”宣传工作矩阵重点任务,鼓励和各地主要媒体与各级各类科学教育机构、科技类社会组织合作,加强原创科普作品创作,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传播创新,营造重视支持科学教育浓厚氛围。13.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链接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制作上线“科学公开课”“家庭科学教育指导课”等,不断丰富平台资源。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库,强化资源征集、对接、调度机制,高效有序安排地方及学校选择使用。四、做好相关衔接14.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形成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各地要合理规划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15.严格竞赛活动管理。实验教学服务软件哪家专业靠谱?南京骏飞科技专业靠谱之选!福建实验教学服务实验教学软件研发
占总分10%)、实验操作(占总分80%,含完成实验及合作完成实验两部分)、实验报告(占总分5%)、答辩(占总分5%)等。总决赛计划于2023年8月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三、奖项设立(一)个人奖1.实验知识竞赛:以设区市为单位每学科按参加复赛学生人数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胜奖若干。2.按照分区赛个人总分排名,每学科前20%的学生获省三等奖(其中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按总决赛名次授奖)。3.按照总决赛个人总分排名,每个学科分别设立以下奖项:特等奖10名,一等奖17名,其余为二等奖。4.每位获得省三等奖及以上的参赛学生可上报一名指导教师,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获得对应指导教师奖。5.每学科在总决赛中合作完成实验环节得分排名的学生获得合作奖。(二)团体奖按照每个设区市每学科参赛学生在总决赛中的总分排名,分别设立学科团体奖: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奖及个人1.奖:每学科参加实验知识竞赛初赛的年级的学生人数达到该年级总人数(高中段为选修物理、化学的学生总人次)80%的获得评奖资格,其中20%的可获得奖,由县。市、区)结合参与实验知识竞赛和日常实验教学开展情况综合评定并向设区市申报,设区市审核后报大赛组委会。西藏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教学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哪家出众?南京骏飞脱颖而出!
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分层学习和发展需求,夯实基础保障条件,助推高考综合。对义教均衡督导评估达标的实验教学条件进行回访督导。14.科学配置实验仪器设备。以省颁学科教育装备配置标准为基础,配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满足开出基础性实验的需要。结合校情、学情和教情,统筹规划,制定有一定前瞻性的配备计划,满足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15.配齐配好实验教师。各要根据办学规模、实验课程开设情况,科学配置实验教师。倡导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任务一体化。有条件的可设立各学科总实验师,负责该学科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规划及“三开”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实验教师队伍应增加对口人员和青年教师的比例,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岗前培训,确保实验教学管理科学规范。16.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应用。推进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创新,加强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评估、推广工作,探索实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育装备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七)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17.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的过程性考核。各地各校要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和反馈。定期开展4—9年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
稳步推进中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验操作的标准化考场建设。9.配齐配足实验仪器设备。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配齐配足学科实验教学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及时做好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和实验耗材补充,满足实验教学需求。10.合理配备实验室管理员。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合理配备实验室专兼职管理员,使其切实承担起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改进、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指导等工作,科学核定其工作量并列入绩效考核。在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学科教师一视同仁。11.建设实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省、市、县、校互联互通,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的实验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监管并动态了解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提供课程、教学、评价、装备等方面资源与专业指导,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促进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12.完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把实验教学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探索在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开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加强实验室、特色实验活动空间等建设应用的绩效评估,强化对学校实验教学的全要素监测与改进。加强实验室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发展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团委、妇联、科协、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发展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团委、妇联、科协、少工委,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在二十届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部署要求,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精神,按照“双减”工作部署。平台内嵌《教育部寄出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浙江实验教学与实验仪器实验教学服务系统
健全课程实施监测体系。福建实验教学服务实验教学软件研发
Ⅰ、Ⅱ类要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实验室管理与实验%u655管理的现代化。(三)仪器及环境管理1.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按仪器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专柜,教师演示实验仪器亦可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分开存放。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对化学试剂采购要有计划,分类存放要正确合理,注意避光。剧和易燃品必须入柜。2.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u655仪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并根据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化学试剂瓶标签清楚、完整;生物标本室应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防蛀等措施,保持仪器性能良好状态。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后入橱。每学期结束前应对现有仪器设备作一次常规保养,完好率应达100%。3.严格执行对、易制和剧的管理和领用制度。如:双人双锁管理;钠、钾、白磷等试剂瓶三分之二埋入柜底层砂中;教师、学生实验用化学试剂瓶上标签封蜡保护处理等。4.备用实验仪器(新教材不用的仪器)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仪器申请报废,每学期报本地。福建实验教学服务实验教学软件研发
选取具备相应条件的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试点,以点带面,积极推进。三、要切实落实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经费,确保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和使用效益。要把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和实验室易损易耗品的补充纳入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建立规范的中小学校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机制,严把质量关,切实保证进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产品质量。四、要充分发挥各级技术装备部门、教研部门的作用,指导中小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好实验课。建立、健全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制度,将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调整优化,逐步充实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