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的物化特性决定去除难度氯离子(Cl⁻)具有半径小(0.181nm)、水合能低(-364kJ/mol)的特性,使其在水中高度溶解且难以通过常规沉淀分离。与其他阴离子(如SO₄²⁻)相比,Cl⁻的电荷密度更低,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的盐类(除AgCl、Hg₂Cl₂外)溶解度极高(如NaCl溶解度359g/L)。物化特性导致Cl⁻需依赖高能耗或高成本工艺去除,例如处理Cl⁻=1000mg/L的废水至<50mg/L,反渗透需压力>2.5MPa,而化学沉淀法需过量AgNO₃(摩尔比1.5:1)。氯离子腐蚀金属设备,需严格控制浓度。陕西源力循坏水除氯设施
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质安全,会在水中添加次氯酸钠,进而产生余氯以杀灭细菌。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 2022),出厂水的余氯含量需被控制在 0.3 - 4mg/L 这个区间,该浓度对人体而言是安全的。不过,对于养鱼或养龟等情况,余氯却成了 “致命物品”。余氯会无情地侵蚀水生生物的鳃和黏膜,破坏它们的呼吸和保护屏障,终致使其中毒。比如,鱼类长期生活在含余氯的水中,鳃丝会严重受损,呼吸功能急剧下降,直至窒息死亡。所以,若要为水生宠物营造安全的生存环境,除氯工作必不可少。河北数据中心除氯除硬系统蒸发结晶除氯可实现零排放,但能耗大。
煮沸除氯法是处理婴儿用水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将自来水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 3 - 5 分钟,这样大部分的氯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出去。待水自然冷却后,就可以用于冲调奶粉、制作辅食或者给婴儿洗澡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便捷,不需要额外的设备,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氯含量,为婴儿提供安全的用水。
选用质量可靠、具有除氯功能的净水器,也是为婴儿提供安全用水的一个好办法。自来水通过净水器的过滤,其中的氯和其他杂质能够被有效去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更换净水器的滤芯,否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滤芯会逐渐吸附饱和,不仅无法有效地去除氯,还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反而影响水质。一般来说,根据净水器的使用说明,2 - 6 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滤芯,以确保过滤效果始终稳定。
化学中和法在紧急情况下,犹如 “救命稻草” 一般关键。以维生素 C 为例,每 10 升水加入 3 - 4 片维生素 C,将其碾碎并充分溶解后,短短 5 分钟内就能中和水中的余氯。这是因为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能够与具有氧化性的氯气发生化学反应,将氯气转化为无害物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也具备类似功效,每 10 公斤水加入 1 克大苏打,搅拌均匀后,水即可立即使用。不过,在使用化学中和法时,必须精确控制用量,一旦过量添加,可能会给水质带来新的不良影响。氯离子穿透反渗透膜造成衰减。
利用热水器里剩余的水,或者用壶烧水,也能够实现除氯。在加热的过程中,氯气会受热分解并挥发出去。不过,使用热水器剩余水时,要注意水温是否合适;用壶烧水时,要注意水烧开后不要长时间保温,以免水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水质。
用空气泵连续打气一天,通过曝气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除氯的目的。空气泵持续向水中注入空气,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氯气会逐渐挥发出去。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水的除氯,比如泳池水的处理,虽然耗时较长,但是成本较低,操作也比较简单。 氯离子与阻垢剂竞争,降低效率。宁夏工业除氯
氯离子使锅炉蒸汽品质恶化。陕西源力循坏水除氯设施
循环水中的氯离子(Cl⁻)会破坏碳钢表面的钝化膜,引发局部腐蚀。当Cl⁻浓度超过300mg/L时,其半径小(0.181nm)的特性使其易穿透氧化膜缺陷处,与Fe²⁺形成可溶性FeCl₂,加速金属溶解。某石化企业数据显示,Cl⁻从200mg/L升至500mg/L时,碳钢换热管腐蚀速率从0.1mm/a增至0.8mm/a,设备寿命缩短60%。这种点蚀具有隐蔽性,往往在设备表面出现微小孔洞后才被发现,造成突发性泄漏事故。
氯离子是诱发奥氏体不锈钢SCC的主要因素。当Cl⁻>200mg/L且温度>60℃时,304不锈钢在拉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穿晶裂纹。某核电厂曾因循环水Cl⁻超标(350mg/L)导致冷凝器管束大规模开裂,单次更换费用达¥1200万。更严重的是,SCC裂纹扩展速度快(可达10mm/月),且常规检测难以发现,极易引发灾难性事故。 陕西源力循坏水除氯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