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加速推动全球氢能开发,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是百年来能源科技进步的趋势。PEM电解水制氢是相当有潜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有望成为“绿电+绿氢”生产模式的主流发展趋势。兴燃科技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可实现产氢量0.5m³/h-1000m³/h,制氢效率可达78%-84%。产氢纯度可达99.999%。自主开发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解槽的压力、温度、液位、报警连锁等自动控制,有效的保护了电解槽运行,提升了电解槽使用寿命300%以上。其优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处理量大,同时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且节能环保。潍坊工业电解水制氢设备产量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利用电将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绿色高效制氢技术。电解水制氢的技术有很多,如碱性水电解、质子交换膜、高温固体氧化物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等。电解水制氢纯度高,能作为储能载体储存富余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整个过程只消耗水和电,不消耗其他化石资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碳产品,清洁无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多台设备可同时生产,操作灵活。但同时,电解水制氢也是一种昂贵的制氢技术。生产氢气的主要功耗约为4.5~5.5 kW h m⁻³。潍坊工业电解水制氢设备产量PEM电解水制氢的系统响应速度快,适应动态操作。
阳离子/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PEM)是指使用质子(阳离子)交换膜作为固体电解质替代了碱性电解槽使用的隔膜和液态电解质(30%的氢氧化钾溶液或26%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纯水作为电解水制氢原料的制氢过程。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电流密度大、氢气纯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工作效率更高,易于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相结合,是目前电解水制氢的理想方案。但是由于PEM电解槽需要在强酸性和高氧化性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因此设备需要使用含贵金属(铂、铱) 的电催化剂和特殊膜材料,导致成本过高,使用寿命也不如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
我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起源于苏联设备,对其商业应用需追溯到 19 世纪 90 年代。国内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以碱水电解制氢为主,该种设备技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各项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水准。碱性水电解通常采用 KOH 作为电解液,电解质的质量浓度一般为 20%-30%以保证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且电解槽需要强制对流。较高的电解槽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极反应的过电位和溶液的电阻,但会加剧材料的腐蚀。故电解槽的温度应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当前,工业化碱性水电解槽一般在 85℃~95℃下运行。电解槽内的压力也会对整个水电解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加压可以减少电解槽内气体体积,使气体停滞时间缩短,从而提高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电导率,当前工业化碱性电解槽工作压力在 3.2MPa 以内。同时高压设备无需使用费用较高的氢气压缩机,能够减少启动成本,近一些高压设备已经开始得到发展。压缩制氢设备是一种通过物理过程令氢气密度增加,从而实现纯化的方法。
在政策及市场需求带动下,近几个月来,电解水制氢设备相关新产品不断推出。今年6月,中船派瑞氢能鄂尔多斯首台套2000Nm3/h电解槽在伊旗正式下线;同月,宏泽(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宏泽海槿(江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江阴市临港开发区发布了100-2000Nm3/h的Hz系列碱性水制氢电解槽,并同时下线了我国首台2000Nm3/h常压碱性水制氢电解槽,寿命可达20年以上。7月,氢晨科技发布自主研发的兆瓦级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单槽额定制氢量250标方/时,可在5%-150%的宽功率输入范围内稳定运行。海德氢能也于近日推出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氢舟”,额定直流电耗在4.0-4.3kWh/Nm3,实现20%-110%的负荷范围。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基本成熟,进入了商业化早期阶段。潍坊工业电解水制氢设备产量
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分为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两种。潍坊工业电解水制氢设备产量
压缩制氢设备是一种通过物理过程令氢气密度增加,从而实现纯化的方法。其通过将自然气或气态氢气经过多重净化过程后,被送入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氢气的压力可以达到700-900bar,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其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处理量大,同时没有任何排放物,环保性好。但是由于需要高压设备,造价较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常见的制氢设备主要包括水电解制氢设备、膜分离制氢设备和压缩制氢设备。不同的制氢设备各有优缺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环境。在未来的研发中,制氢设备不断迭代升级,有望在能源转型和氢能产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潍坊工业电解水制氢设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