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提取注意事项:所有实验所用的泵头、离心管等消耗品均要使用RNase-free的;整个过程要在无RNase污染的条件下进行,通常可以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实验,并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杀菌,如有必要也可在实验前喷洒一些商用的RNase压制剂;所有相关溶液的配制要使用RNase-free水或DEPC水(包括75%酒精也需要用无水乙醇与DEP...
查看详细 >>细胞冻存和复苏实验:一般来说,细胞进行转移和保存,较佳的策略是进行低温保存(-70℃~-196℃),而细胞深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是:在-70℃以下时,细胞内的酶活性均已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而可以长期保存。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在于通过0~20℃阶段的处理过程,在此温度范围内,冰晶呈针状,极易招致细胞的严重损伤。经过前人的长期试验,...
查看详细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1、磁珠免疫法。外泌体表面有其特异性标记物(如CD63、CD9蛋白),用包被抗标记物抗体的磁珠与外泌体囊泡孵育后结合,即可将外泌体吸附并分离出来。磁珠法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不影响外泌体形态完整等优点,但是效率低,外泌体生物活性易受pH和盐浓度影响,不利于下游实验,难以普遍普及。2、多聚物沉淀法。聚乙二醇(PEG)为常...
查看详细 >>有的外泌体分离方法需要高速离心,需要使用大型机器,耗费近24小时的时间才能获得,非常不便。而高离心力也可能破坏囊泡。降低样品的质量。这项研究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论文中,研究人员们提供了一种通过微流体和声学的独特组合从体液样品中捕获外泌体的新颖方法。他们开发的原始声学分选装置由两个倾斜的声学换能器和一个微流体通道组成,当这些传感器产生的声波...
查看详细 >>细胞冻存液的原理及配制方法:细胞冻存是细胞培养、引种、保种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细胞建株和建系中,及时冻存原始细胞是十分重要的。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每次克隆化得到的亚克隆细胞的冻存保种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操作。因为在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细胞系或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系的时候,细胞的培养过程中随时可能因细胞的...
查看详细 >>无血清快速细胞冻存液冻存液成分。无血清细胞,无血清干细胞及MSC冻存液。保存条件:储存于4℃以下。质量保障期从产品的生产日期起,为期3年。3个月以上没有使用冻存液计划时,尽可能冷冻保存。为避免重复冻融过程可能导致的冻存液品质下降和性能降低,推荐将100ml产品分装小瓶后,再存放于4℃以下或-20℃冰箱冻存。无血清细胞冻存液,细胞冻存与复苏...
查看详细 >>外泌体项目获批学科方向:从统计来看,与前年相似外泌体立项集中的领域还是一些病症学,近年来外泌体发表的文章也绝大部分与其在一些病症的形成,耐药性,检测等方面有关。例如2019年发表在MolecularCancer(IF=10.679)上的文章表明外泌体FMR1-AS1通过TLR7/NFκB/c-My信号通路在女性食管ai中促进维持ai症干细...
查看详细 >>无血清细胞冻存液与传统细胞冻存液比较及优势:1.传统细胞冻存液只适用于含血清细胞的冻存,但并不适用于无血清培养的细胞,例如一些CIK细胞等,而无血清细胞冻存液即适用于含血清细胞的冻存,又适用于无血清细胞的冻存,是一种通用型细胞冻存液,通用于各种动物细胞株;2.传统细胞冻存液含10%胎牛血清,因血清是动物源性成份,因此病毒、霉菌和支原体等污...
查看详细 >>细胞冻存的操作步骤:1.配制含10%DMSO或甘油、10~20%小牛血清的冻存培养液;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去除旧培养液,用PBS清洗。3.去除PBS,加入适量胰蛋白酶(覆盖培养皿表面)把单层生长的细胞消化下来;4.离心1000rpm,5min;5.去除胰蛋白酶,加入适量配制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计数,调节冻存液中细...
查看详细 >>无血清细胞冻存液复苏细胞实验步骤:1.从冰箱里取出细胞冷冻保存管,立即放入37℃振动水浴槽中快速解冻。2.待冻存管中细胞混合液完全融化后,立即加入1ml细胞培养基于该冷冻管中与细胞混合,再将细胞混合液从冻存管中移入含有9ml该细胞培养基的试管中,混合均匀。3.离心收集培养细胞(参考离心条件:1,000~2,000rpm,4℃,3~5min...
查看详细 >>无血清快速细胞冻存液,通用于各种动物细胞株。特别配方具有有效提高细胞冻存活率和复苏活力。不含动物来源性蛋白,能减少各类病毒、霉菌和支原体等的污染,确保冻存细胞安全。既适用于一般培养细胞的冻存,也适用于无血清培养细胞和蛋白表达细胞的冻存。产品特色:高安全性,完全使用医药品等级原料进行生产,不含动物成分,病毒、霉菌和支原体等污染可能性低,各批...
查看详细 >>1983年,外泌体初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中。...
查看详细 >>